![]() |
|||||||||||||||
“双碳”来临:绿色工厂评价体系迎来升级,企业如何应对? | |||||||||||||||
时间:2025/4/23 12:38:37 浏览量:90 | |||||||||||||||
工信部最新发布的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》(GB/T 36132-202X)征求意见稿引发行业震动!新标准围绕"双碳"目标打造企业绿色转型2.0体系,四大硬性准入条件、九大核心指标重构产业竞争格局。企业若想保住"绿色工厂"金字招牌,这些关键变化必须掌握! 一、评价体系"三级跳":从合规到卓越 新版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框架,构建"135"战略模型: ▶ 1个核心导向:构建能源低碳化、资源高效化、生产洁净化、产品绿色化、用地集约化的新型制造体系 ▶ 3大能力建设:碳资产管理能力、ESG数据披露能力、多体系融合能力 ▶ 5维评价体系:按能源/资源/生产/产品/用地5大维度重构24项二级指标 二、四大生死线:企业不达标直接淘汰 1️⃣ 碳排放强制审计 • 核算标准:执行GB/T 32150/32151体系,覆盖生产/辅助/附属全系统 • 实施路径:建立碳监测系统→开展年度核算→编制排放报告 • 政策支撑: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2025年重点行业全覆盖 2️⃣ ESG披露制度化 • 披露要求:每年发布经第三方鉴证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• 内容框架:须包含环境绩效(碳减排量/能耗强度)、社会责任(员工权益/社区共建)、治理机制(反腐体系/决策透明度) • 典型案例:宁德时代连续4年发布ESG报告,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领跑者 3️⃣ 四证合一认证 • 强制认证:质量(ISO9001)+环境(ISO14001)+能源(ISO50001)+职业健康(ISO45001)体系 • 认证要点:汽车行业需同步满足IATF16949,医药企业需通过GMP认证 • 降本秘籍:通过体系整合将认证成本降低30%-40% 4️⃣ 合规门槛再提升 • 设备更新:新购设备能效须达国标2级以上 • 淘汰清单:严禁使用2024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明令淘汰设备 • 安全红线: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直接出局 三、评分机制大变革:引领值VS基准值 新版采用动态评分机制,设置行业前5%的"引领值"与行业平均的"基准值",通过百分制线性评分推动企业持续改进:
四、企业通关路线图(3步走战略) 1. 碳资产筑基(2024-2025) • 部署能源管理系统(EMS) • 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 • 布局分布式光伏/储能设施 2. 数智化升级(2025-2026) • 建设ESG数据管理平台 • 实现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控 • 开发绿色产品数字护照 3. 体系化认证(2026-2027) • 完成四体系整合认证 •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• 申报省级/国家级绿色工厂 【专家建言】
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,通过绿色工厂认证的企业平均节能率达12.3%,碳减排效益超800万元/年。建议企业把握半年政策窗口期,重点突破碳排放数据治理和ESG信息披露两大短板,抢占绿色制造新赛道! |
![]() |
地址:太原长风西街62号 ![]() |